27111新葡萄娱乐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谈新型视听传播的技术逻辑与发展路向

发布时间:2018-12-22    浏览量: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 胡曙苑、龚紫君)视听传播业发展至今,所有传媒技术和感觉的变化,其意义已不仅仅在技术和感觉本身,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当下的变化,寻找发展的路径,甚至预测未来的方向?12月1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王晓红教授在前湖大厦会议室对视听传播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教授认为,网络视频绝非是电视的“补充媒介”,更不是电视在互联网上的平移,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媒介形态,她引用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的理论指出,这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交往传播关系的全新构型,隐含着传播关系的根本变革,即传播主体化,这是认识新型视听传播何以为“新”的前提。王教授进一步从人类视听传播的发展逻辑来探讨指出,每一个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人与世界之间构建起新的关系,它折射了人类传播在两个层面上的追求:一是不断追求身体感觉丰富性的还原,二是不断追求交往互动的深化。

那么新型视听传播的各项功能如何得以实现?王教授表示,主要是得益于“视频文本化”这一全新的结构机制。对于要表达完整意义的节目来说,视频文本的编辑权在专业人士手中,观众无法也不可能任意截取电视“流”,使之独立成意。而网络视频则完全不同,“文本化”的结构机制,决定了网络视频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上的独特性,使人们能够主动参与视频意义的建构,并且“活跃在主动的层次上,学会如何使用各种功能,而不再只是一个消费者”。王教授认为,视频文本化带来了几方面的叙事变化及价值:第一,网络视频可被任意截取,短可单帧,长则无限,并且被截取的内容无论长短,皆可获得独立形态及其意义;第二,网络视频可以与一切介质相嵌传播,呈现出无缝连接、无处不在、移动获得等特点;第三,随着相关软件应用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无技术门槛地对视频文本进行补充、修改、转发,或者添加标签、标题,从而重构意义,这种可重构的技术功能对于叙事的影响是多元的。

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型视听传播技术的演进逻辑和结构机制以后,王教授抛出“未来视听传播格局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引导同学们从多个角度对新型视听传播发展之路进行思考。综合互联网技术赋能、资本博弈、政策规则等因素对视听传播的影响,王晓红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判断新型视听传播未来方向有两个基本的逻辑前提:一是追求交往活动的扩大化和追求交往沟通中身体感觉的丰富性,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两种内在需 求。传播作为人类活动与交往的基础,人的这两种需求必然伴随技术上的支撑与齐头并进;二是蕴含于新型视听传播对电视传播的各种突破的背后,是传统的传播关系、互动模式被打破,互动是新型视听传播的本质特征,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特性。


 

在这两个前提下,新型视听传播的实践发展中必然面临两个维度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参与”和“如何更深地互动”。结合当下媒介环境的实际案例,王教授针对“两个如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较大众传播时代,网络时代的人们有了方便快捷制作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愿意呈现自我,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来的传播形态和传播内涵。王晓红拿“抖音”举例,使同学们认识到传播行为或者活动本身已经成为了内容生态可使用的一部。“首先要从用户的需求思考,将内容与人的日常生活及其需求相连接;其次,要考虑解决好多屏内外的社会协作”。王教授补充到,当今媒体已经意识到公众参与生产的巨大力量,如梨视频等媒体平台建立了自己的拍客群体,协同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

“互动是新型视听传播不同于电视传播的本质特征及根本优势所在”,从技术发展逻辑来看,未来的 技术发展一定在更逼真、更便捷地还原现实的人际交互情境。王晓红强调了交互叙事和互动情境在发展新型视听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兼顾两者的同时还要注重把握多元逻辑,构建深层互动。

更好地创造“在场感”和 “主角感”,增强用户与内容之间的连接和对话,将成为提升交互叙事的重要出发点。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新型视听的互动叙事拓展,并不表现为外在互动情境的营造上,更在于内在的促进人的交流情境。能否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信息,决定了用户与产品或平台之间的黏性。如果缺少对多元逻辑的把握,只停留在人与内容之间的人际互动上,就不能对不同平台、不同介质、不同群体、不同关系之间的不同特性和不同逻辑有相应的把握,更难以大范围地激发互动、产生更强的“带入”感。


 

讲座临近结束,王教授对同学们强调道,“无论技术如何演变,有一点应是根本性的:未来视听传播的发展必定是借助技术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求,希望同学们不要舍本逐末”。(摄影:胡曙苑)(编辑:龚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