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1新葡萄娱乐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27111新葡萄娱乐官网夏季学期开展系列学术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9-09-11    浏览量: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徐雯琴)为了切实做好夏季学期的教学工作,丰富学生知识,并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27111新葡萄娱乐官网在此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专题讲座。郑智斌、沈鲁、胡一伟、李薇、黄文杰和方振武六位老师结合自身体会和案例,和同学们展开学术探讨和交流。


 

在媒介化社会深入发展的21世纪,网络与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它们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个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信息、娱乐、商业等的影响。针对这一新情势,郑智斌教授从中总结出新媒体时代的三大迷雾——信息迷雾、行为迷雾和思想迷雾。

       在这迷雾重重的新媒体时代,安生之法又该哪里寻?郑智斌教授为此提出了个体的“媒体化生存”,人要敢于、善于、乐于运用新媒体,做好自己。他还分享了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五个经验与方法,分别是主动休克疗法、最低限度法(节制原则)、公共交流中的三步法“慢”下来、和接触行为管理法。最后,郑教授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思考当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影响,也祝愿同学们能在新媒体时代中安生。


 

为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对传媒事业的认识,沈鲁教授给27111新葡萄娱乐官网学生们做了题为“台湾电影对大陆电影的美学影响”的主题讲座。在讲座中,沈鲁教授将台湾电影对大陆电影的美学影响解析为三个篇章,从台湾电影美学的“逆时差影响”讲起,到台湾电影美学的三个重要维度——“人伦情感”、“成长主题”、“新写实”,最后延伸到台湾电影的人文关怀与文艺气质的持续影响。

沈鲁教授和学生分享了大陆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电影手记,讲述了台湾导演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对贾樟柯的影响。在谈到台湾电影的人文关怀和文艺气质时,沈鲁老师指出台湾电影小成本制作的常规电影中有意无意表达出地被称为“小确幸”的美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在大陆青年之间流行的“佛系青年”在低欲望这个层面表达的十分相似。讲座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台湾电影对大陆电影美学的影响,也在沈鲁教授的讲说下以电影的方式思考了人生。


 

不同叙述体裁中的叙述者形态各异,较之于纸质文本而言,演示性体裁中的叙述者形态更为复杂多变。因此,在此类文本展开之时,叙述者可以有多种形态呈现,时而隐匿时而现身。然而,“此刻”主动现身的叙述者并非全然是这一文本的叙述者,那么到底是谁在讲故事?胡一伟副教授围绕“谁在讲故事——浅谈演示性体裁中的叙述者”作出了解答,即演示性体裁的叙述者是一个抽象的整体,呈现的是整个展示的机制。

对于“戏剧演出叙述者的普遍形态”,胡一伟副教授指出叙述者形态具有多种可能性,强调不论是何种叙述体裁,叙述者均具有格-框架叙述者二象形态。而关于“戏剧演出者如何显身”,胡一伟副教授认为有以下三点:通过评论或拒绝评论显身为某种人格;通过次叙述者或剧中人物显身为人格;通过展示、使用媒介、观看维度显身。她还对中外戏剧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并现场播放《现代启示录》中的音乐片段《the end》进行现场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近些年,我国尝试非虚构写作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多,非虚构写作手法也备受职业新闻人青睐。但是,我国许多非虚构写作者在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时极易混淆“文学”与“新闻”的界限,常常无法在“讲好故事”与“坚持真实”之间找到平衡。李薇副教授就以“如何讲好真实故事?——非虚构写作的几大禁忌”为主题为非虚构写作入门者指点迷津。

李薇副教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并强调这种文体极大弥补了我国新闻写作中的长期存在的短板——微观叙事、场景呈现、故事技巧等“文学叙事手法”匮乏。随后,她又指出了当下非虚构写作中存在的三大误区:强调文学性;不能带个人观点或有倾向意见;新闻特稿和调查性报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且非虚构写作中情节比叙事结构更重要。针对这些误区,李薇副教授运用《玛丽夫人号的残骸》这篇作品中的“代码”这一真实性细节以及一些业界的实践案例,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误区逐个分析,让同学们恍然大悟。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影视文化的理解,帮助其对当代电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黄文杰副教授对于在《天注定》因展示愤怒的暴力宣泄导致被禁后,贾樟柯两部近作《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呈现越发鲜明的通俗情节剧特征的现象,就“无望之爱:论贾樟柯电影创作的情节剧转向”为学生们深度解析贾樟柯叙事策略转变的轨迹与表征,并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

在贾樟柯上述两部近作中,直白尖锐的戏剧冲突、善恶分明的人物设定、情感受挫而自立坚强的女性形象,以及流行音乐的煽情性运用等,都表明贾樟柯的电影有一种哀怨的刻奇,都体现他的创作兴趣从社会议题滑向情感和道德议题。黄文杰副教授把贾樟柯电影这样的转变,在个人层面上归结为以下四点原因:一是《天注定》被禁;二是创作观念的改变;三是武侠片的影响;四是成为人大代表。在社会和时代层面上,他则指出第六代导演被权力与市场裹挟,贾樟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电影创作因此发生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常常会令人摸不着头脑,但从吉登斯的“控制辩证法”来看,个体与媒介中心之间的控制关系是双向的,当个体能够控制媒介中心之时,媒介中心亦能够实现对个体的新的控制。方振武老师就通过分析控制辨证模式,来具体分析新媒体环境中个体与媒介中心自身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博德维克和范·卡姆从“控制”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信息传播新模式,然而信息传播新模式及其之后的应用和发展并未考虑新媒体环境中个体角色的变换及其理论意涵。讲座中,方振武老师也表示现在的信息环境需要新的模式来解释新环境下的状况。他具体论述了控制辩证模式,通过多个实例向学生们展示了训示模式、对话模式、咨询模式等,并从多个层面分析控制辩证模式的背景及其特点,强调了新媒体环境中不存在绝对的谁控制谁,谁依赖谁的问题。最后,方振武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辨证看待个体与媒介中心、机构性的媒介中心与个体性的媒介中心。(编辑:潘梦菲)